交易之道就像钓鱼之道,两者都需要耐心;只不过钓鱼扔下的是鱼饵,收获的是鱼儿;而交易之道的诱饵是金钱,而收获也同样是金钱。
当我们在钓鱼的时候需要耐心等待,因为水域那么大,流动性那么强,我们不知道鱼儿会在哪,会不会吃钩;同样的,股市亦是如此,你不知道股票是好是坏,资金流向哪里,行情会怎样流动;所以需要耐心。
钓鱼需要耐心学习调饵、打窝、拉钩等等,而股市你需要学会看一个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它的技术面和消息面等等;而学会这些东西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所以需要耐心,急不得。
人永远赚不到自身认知外的钱,凭运气赚到的,最终会凭实力亏回去!
一个保证: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只认指标,不管输赢。
三个执行:
(1)抬头买,低头卖。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为抬头,抬头买;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为低头,低头卖。
(2)macd红柱缩短卖,绿柱缩短买。
(3)macd差离线(红白线),白线往下死叉*线卖光,反之白线往上金叉*线买光。
注:空头满足三个条件,(3+3)空仓观望。指标谁先现,就执行谁。
现今的股市中,喜欢做短线的交易者是越来越多。追逐敢死队、喜爱龙虎榜,对宁波解放路、深圳益田路、无锡清扬路、成都南一环路等知名“敢死队”的集合地,普通散户们都了然于心了。
做短线,追涨打板、强势低吸都是两种策略战法。
对心态、交易水平、热点概念、板块轮动、大盘大势都要了如指掌,一有风吹草动随时应变,做短线的,是高手,做超短的,更是要心脏强大、反应迅速。
资本市场,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股市的秉性,像极了人的性格。贪婪,恐惧,多疑,在股市中能够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得之坦然,使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的豁达乐观。通常只有经历过大涨大跌之后才能有所顿悟,撞得浑身是伤时才觉悟大道至简的道理。
交易需要留意的几个点
第一,你买的不是一张票,而是公司的股份。在你买入这家公司的股份之前,你必须要了解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前景,行业特征,竞争行情,财务指标,管理水平等等。如果你远远不了解这些情况,那么,纯粹是投机,而谈不上去投资。
第二,中长期而不是短期行为。我并不是要否认短线操作,在市场震荡时并且中线趋势不明朗的情形下,如果能把握好短线操作的窍门,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但问题是难度很大,即使是长期驰骋于股市的老手也不一定能够在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往往是两种情况,或者频繁的进出,收益还小于手续费。或者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买进或者卖出,到直到最后基本上没有什么收益。
第三,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还是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在这个方面,股神巴菲特的理念是集中资金放在有限的股票方面,从他多年的投资收益来看,确实也证明大部分的收益都来源于部分股票,例如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等等。而另外的一些专家却是建议分散投资的风险。通过我的实践,我还是觉得投资不能分散太大,对于散户而言,最好控制在5只之内,因为人很难有精力把有限的时间放在那么多只股票的研究上面。当然,对于专业炒股的行家而言,是另外一种选择。
第四,宏观经济/国家*策,行业趋势,企业基本面,资本运营,股市趋势,和个股股价是我认为给自己制定一个股票池的几个重要参考因素。总结一下年,其实在年初的时候,看到国家4万亿*策的出台,敏感的投资者就应该看到银行,汽车,房地产,钢铁等相关行业极大的发展潜力。国家要完成保8的GDP增长目标,在出口不可能很快得到恢复的情况下,就不得不通过宽松的货币*策和其他优惠*策来加大投资力度和激活国内消费市场。到下半年,当房价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国家开始认识到通货膨胀的风险后开始收缩贷款并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的*策时,房地产股票就开始回调。银行股也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两次提高而一蹶不振。
第五,当你确定了选定的股票池之后,这个时候一是建仓的技巧,一个是考察投资人的心理学了,后者其实对前者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建仓,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原来别人讲过一个金字塔式的分批建仓。每个人可能也有不同的习惯,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低价的时候敢于下单,在高价的时候耐得住诱惑而不是跟高买入。
富贵势中求,平步取王侯;富贵险中求,梦中亦带忧。
初学者总是试图寻找一种神奇的万能灵药,某种可以赚大钱的秘籍,如果他们可以暂时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将自以为发现了致富的捷径。其实,在交易的路上,哪里会有什么捷径?尼德霍夫说:通向输的途径有很多条,而通往赢的途径却凤毛麟角,这就是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求索的原因。
但有一种*徒心理的交易者会说:富贵险中求,赢了做王侯。
于是他将他全部的身家一次性*上,结果他运气好,这一次他真的赢了。
但这能说明什么呢?这种成功具有可复制性、具有可持续性么?如果某一个成功模式没有可复制性,没有可持续性,那么它肯定是靠不住的。如果这位*徒式的交易者继续按他的这种方式交易,被市场打得鼻青脸肿的日子,肯定会为期不远。假如出现意外,除非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幸运之神是他的母亲。
想赢万就*上万,这种思想,是最最有害的思想。交易者的成功在于他持续积累财富的能力,而不是一次暴利。
如果总是孤注一掷地交易,你迟早会要被交易的车轮辗为齑粉。
当你的投资经历越来越丰富,交易越来越成功,你就会越来越对市场感到敬畏,就会越来越在出手时如履薄冰。
生活的道理告诉我们,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欲速而不达。幻想一口吃成胖子,幻想一夜暴富,往往是一切灾难之因。
忍耐和等待不代表“无为”
股票所赚的钱是一种忍耐费。忍耐是股市投资最高的艺术境界。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只要能沉得住气,你就有机会赚钱。忍耐和等待不代表“无为”,代表的是一种不操作的技术,一种最高级别的技术!
因此,股票投资可以说,忍耐和等待自始至终贯穿了整个交易过程,伴随着股票投资人所有的操作行为。
忍耐不是消极,等待不是空等。忍耐是养精蓄锐,等待是厉兵秣马。忍耐的决策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地修正和强化。
高度的忍耐至少需具备下列的条件:
一、稳定的心态,不患得患失。
二、战略的眼光,洞察大势。
三、丰富的经验,瞭解人性和股性。
四、坚定的信心,独立判断的能力。
至于在股市搏杀,要忍耐些什么呢?
1.忍得住寂寞:勤奋搜集资讯,长年研究,不断检讨成败得失,总结经验。
2.忍得住不从众:股票市场赚钱的毕竟佔少数,散户当中80%以上都亏损,当大家一致看好时,不从众肯卖出;当大家一致看坏时,不从众仔细研判找点。
3.忍得住恐惧:在崩盘时,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在低点寻找高股息的优质股。
4.忍得住不贪:股价常会不合理的涨过头,或是庄家急拉硬推吸引散户,这时要忍得住不贪,该收手就收手,以免套牢。
5.忍得住亏损:如果一时选错股,选错时,行情不如预料逆转,要忍得住停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6.忍得住不受媒体诱惑:不受小道消息的吹嘘。各路消息必须经过大脑过滤,认真研判,才好採取行动。
7.忍得住波段操作:股市每年都有一两次行情,要对股市、对自己有信心。
8.忍得住不进场交易:自己不具备股票投资的知识和条件,应忍得住,先学习,先充实自己,提昇自己的操作的水平,然后才可进场搏杀。
《随机漫步的傻瓜》作者塔勒布讲了一个富豪交易员约翰的故事。
在20世纪90年代,约翰是华尔街厉害的交易员,他在极短时间内升职成为主管,手下有10个下属,还享受在操作投资个人资金的特权。
他的主要业务是“高收益”债券交易,买进价格便宜却能获得高达10%的债券,减去借款利息,公司原本只能赚4.5%,而这一操作可以让利润翻好几倍。
在周围人眼里,约翰是个业务能力突出的华尔街精英,可他的邻居塔波利却瞧不起他。
塔波利也是交易员,他拥有剑桥大学数学学士学位,并且去芝加哥读统计博士,拥有扎实的金融专业知识,他的交易风格相对保守,推崇稳扎稳打。
在他眼里,约翰运用杠杆效应确实能让利润翻倍,但也能让损失变得巨大,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做法。
也许你会认为塔波利是在嫉妒约翰,才会有这种心理,可在在年10月,他的想法得到验证,约翰再一次采用杠杆效应,却赔掉雇主6亿美元。
像约翰这样的交易员绝非个例,他们并没有出色的业务能力,甚至不是做交易员的料,只是碰巧赶上了风口上的猪,从而赚取福利。
就像塔勒布说的,幸运的傻瓜一点也不认为自己可能只是运气不错,他们的行为举止就好像那些钱是他们的。
欲戴*,必承其重。
人性最大的贪婪,是好运从天而降时,无限放大,从而迷失方向,等退潮时,缺乏相匹配的能力,自然无法接住这份好运。
茨威格说过,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价格。
运气能让你秒变“锦鲤”,也可以在没有防备情况,一夜收回,让你没有招架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