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解决大问题!
----医院外科四区微创手术修补巨大疝
近日,我院外科四区顺利完成一例82岁高龄患者胆管细胞癌术后巨大切口疝的腹腔镜下修补术,标志着我院微创外科手术水平又上新台阶。
这位高龄患者半年前因肝门部医院施行了右半肝切除术。术后出现严重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等问题,且右侧肋缘下切口出现可复性肿物。起初只有鸡蛋大小,随时间推移肿物越来越大,像是一个倒扣的大碗。而且,每当肿物突出时,伴随着阵阵绞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苦不堪言。家属几经周折求医无助,在了解我院疝修补手术水平后,慕名来院就诊为老人办理入院治疗。
接手这个疑难病例后,外四区团队组织了数次多学科病例讨论(MDT),讨论重点围绕着患者的心肺功能以及手术耐受性、围手术期的处理、术式的选择及设计展开。鉴于患者在上次胆管癌的术后曾发生严重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等情况,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在术后顺利复苏,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提前一个月开始,每天督促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激烈的讨论,往往能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终,团队决定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TES术式(totallyendoscopicsublayrepair)。TES是完全内镜下腹直肌后修补术。国医院李炳根主任提出。它在腹直肌后修补术(Sublay)的基础上应用微创方法进行改良创新。TES具有以下优点:1.完全腔镜操作,体现微创原则。2.无需特殊器械,可重复性强。3.无需进入腹腔操作,减少肠管或内脏损伤风险。4.补片置于腹壁层面,最大限度减少腹腔内异物并发症。5.无需有创固定,减少术后疼痛。6.无需使用昂贵的防粘连补片和钉枪,节约医疗成本。
历时5小时,手术终于顺利完成。得益于术前充分评估和准备,以及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的相互协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什么是切口疝?
什么人会得切口疝?
切口疝是手术切口深处的筋膜层裂开或未愈合所致,可视为迟发的切口裂开或表面愈合的深部切口裂开。由于切口表面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层已愈合筋膜层裂开,在腹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内脏或组织向外疝出,其疝囊可能是已经愈合的腹膜也可能是腹膜裂开后逐渐形成。临床表现为腹壁切口处有肿物突出,站立和用力时突出或明显,平卧时缩小或消失。疝块较大有较多的脏器和组织突出时,可有腹部隐痛、牵拉下坠感等不适,部分病人可伴食欲减退、恶心、焦虑等。疝内容物可与腹膜外腹壁组织粘连而成为难复性疝有时可有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表现。少数疝环小的病人,可发生嵌顿。
切口疝病人均有近期腹部手术史,常有切口感染、裂开或急诊手术等情况;或病人全身状况较差;或有术前吸烟史和慢性疾病史等。
我院外四区近年来专注于疝和腹壁外科的微创技术的发展,应用新技术开展了多种疝修补术,填补了本地区的空白,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汕尾地区广大民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外科四区简介
外四区(普通外科)设有胃肠、肝胆、甲状腺、乳腺及腹壁疝专科。目前开放病床61张,拥有高、中级职称人员7人,综合素质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已成为粤东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普外科培训基地,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水平、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使许多的危重及疑难疾病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在粤东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
专家团队出诊时间
(门诊外科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