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线疝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产后肚腩收不回是腹直肌分离作怪测一测,
TUhjnbcbe - 2021/8/8 4:39:00

人常说产后妈妈10个肚皮9个松。产后妈妈腹部皮肤肌肉大多数处于松弛状态,肚子上一圈肌肉也基本上是无力状态。这时候你需要重视起来,产后42天以后,腹部就会逐渐变小了。但如果42天之后肚子没有变小,还是松垮垮的,就情况可能就不妙了。

这说明,你小腹的钢筋——也就是你的腹直肌,出现了功能性障碍,造成小腹部整体“建筑”的垮塌。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的功能

腹直肌(rectusabdominis)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起自第5~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止于耻骨上缘(耻骨结节与耻骨联合之间)。它不仅影响产后妈妈的身材,也影响着呼吸、排便、咳嗽、呕吐等生理功能,同时和盆底肌等核心肌群一起保护脏器、维持骨盆和躯干的稳定、控制脊柱的活动。

腹直肌分离是怎么发生的?

这要从妊娠期开始说起。孕期由于孕妈妈激素变化使得腹部肌肉松弛,连接力量下降,子宫慢慢增大,腹直肌从中间腹白线的位置被逐渐分开,向两侧分离。

理论上说,准妈妈分娩之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腹白线靠拢,经过6个月到1年,逐渐回到原来位置。然而并不是所有产妇都能达到这个理想状态。

如果此时,赘肉乘虚而入,就会变成松垮、去不掉的大肚腩。

以下情况,需警惕产后腹直肌分离症的发生:

产后42天——腹直肌分离超过2指宽

产后6个月——腹直肌仍不能回到原先位置

腹直肌分离带来的健康风险

1)影响体态——腹部松垮,大腹便便,体态臃肿或四肢瘦身成功,肚腩收不回

2)疝气风险——腹部肌肉松弛无力,腹壁疝气风险高

3)腰酸背痛——腹部肌肉力量差,脊柱稳定性也会变差差,产后腰痛、膝关节痛、骨盆前倾,造成腰痛、背部疼痛

4)便秘——腹压不足,不能促进大肠的蠕动,导致便秘

那些妈妈腹直肌分离风险最高?

1)身材瘦小、孕期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的妈妈——由于腹壁肌肉薄弱,容易出现腹直肌分离。

2)孕期子宫过大的妈妈——多胎妊娠、胎儿过大、羊水过多等情况都会子宫过大,进而导致腹壁过度扩张。

3)高龄妈妈——高龄产妇皮肤、韧带、肌纤维的弹性相对较差,更容易加重腹直肌分离症状,并且恢复需要的时间更长。

4)缺乏锻炼的妈妈——平时腹部力量缺少训练,孕期也缺乏锻炼,容易出现腹直肌分离

5)多胎妈妈——腹壁反复的拉伸容易导致腹壁松弛薄弱,妊娠晚期子宫增大,导致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如何自查?

我们请专业盆底康复师、医院妇科护士长王凌云手把手教你自测腹直肌:

判断标准:

两侧肌肉的距离为2指以内(含两指)——需要咨询医生,自行康复锻炼

两侧肌肉的距离为2-3指——需要专业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

两侧肌肉的距离为3指以上——您需要尽快寻找医生进行治疗

靠谱建议:

上述方式仅限用于评断产后妈妈松垮的肚腩究竟是脂肪堆积所致还是存在有腹直肌分离。即使您两侧肌肉间距离小于2指,在进行锻炼之前,最好能找您的妇产科医生,给您的腹直肌做一个认真的体检。

体检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您可以采取哪些方式锻炼,恢复您腹直肌。有很多人建议腹直肌分离的产后妈妈做仰卧起坐、卷腹,这些动作一定要谨慎尝试,可能会增加腹压,反而加重腹直肌分离!

解决腹直肌分离从体验检查开始

腹直肌分离首次体验套餐

原价:元活动价:元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产后肚腩收不回是腹直肌分离作怪测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