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脐带脱落以后,脐部瘢痕是很薄弱的,并且在婴儿时期,腹壁的肌肉还没有发育好,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形成脐疝发生的条件。
当宝宝用力,比如哭闹、大便时,腹腔压力高,就会把腹腔内容物压出来,肚脐处变高;等宝宝平静时,腹腔压力变小了,这个地方就变平了。如果发现宝宝有这种表现,那就是脐疝了。但有些宝宝,在安静时也有脐部凸起的表现,当哭闹时会凸起的更加厉害。
脐疝是良性问题,绝大多数脐疝宝宝不会有明显不适症状,随着孩子的长大,腹直肌会向中间生长,能把这个缺损处补齐了,自己就会恢复正常。
脐疝是否能自行恢复,不是以脐疝凸起的高低决定的,而是以疝环的大小决定的。
怎么判断疝环的直径呢?疝环就是在宝宝平静时,用手指伸向肚脐内,向外触摸,能触摸到明显的圆形边界,其直径就是疝环的大小。疝环直径小于2cm的,大部分在4岁前能恢复正常;大于2cm的,一般不能自行愈合。
那出现脐疝有什么危险吗?凸出物基本都能缩回去的一般没有什么危险;如果凸出来后缩不回去,用手也压不回去,导致肠道总是在这个地方卡着,这就是医学上说的崁顿,可能出现肠道出血、坏死,这时孩子会非常疼,不让碰肚脐,皮肤颜色会变暗红色,这是非常危险的,医院就诊。
要点
1、脐疝多能自行愈合,无需特殊处理。不要使用绷带绕着肚子压着脐疝处,没有用处;也不要用个硬币压着肚脐处避免其凸起,这样有可能会把脐部凸起处的皮肤磨破,甚至把里面的肠道磨破,这就需要立即手术治疗了。
2、如果凸出来后缩不回去,用手也压不回去,导致肠道总是在这个地方卡着,那可能出现肠道出血、坏死,这时孩子会非常疼,不让碰肚脐,皮肤颜色会变暗红色,也是非常危险的,需手术治疗。如果之前很容易就把凸起物按回去,这一次突然按不回去了,并且比之前还变大了,孩子在一直哭闹,医院吧。3、如果疝环小于2cm,观察到4岁还没有闭合,就手术处理;如果疝环大于2cm,到2岁时还这么大,手术处理。
责任编辑:沈钰琴
图文编辑:师妮妮
稿件审核:罗丹史维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