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线疝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婴幼儿脐部疾病二脐疝
TUhjnbcbe - 2021/1/31 17:48:00

脐疝,婴幼儿时期较常见,

约20%的足月儿存在脐疝,

而早产儿发生率高达70%-80%。

脐疝是指小儿肠管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皮下形成的球形软囊,易压回。

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

缺少脂肪,且在婴儿时期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

留有缺损,这是形成脐疝的条件。

各种使腹腔压力增高的因素,

都可诱发脐疝,

如过多哭闹、咳嗽、腹泻等。

疝囊为突出的腹膜,表面有皮肤覆盖,

皮肤与腹膜之间为薄层结缔组织,

突出的内脏为小肠和大网膜,

很少发生嵌顿。

脐部可见球形或半球形肿物,

安静卧位时,肿物缩小或消失。

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出现。

手轻压可使肿物回纳入腹腔,

并可清晰听到气过水声,

也能清楚摸到脐环。

约80%的脐疝在2岁内可以自愈。

随着年龄增长,腹肌逐渐发达,

脐环能缩小而闭合。

不能自愈者,考虑手术治疗。

疝带压迫脐疝的方法,

已证明为无效方法,

不再推荐使用。

人一生健康工作室

1
查看完整版本: 婴幼儿脐部疾病二脐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