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纤维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八块腹肌。
在怀孕的时候,我们的宝贝在长大,肚子在撑大,我们的腹直肌呢也被撑开了,分开的腹直肌就像崩开的两条拉链一样。腹直肌分离通常发生于孕晚期和分娩后妇女,在产后女性中,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30%~70%。产后第4天,约62.5%产妇的腹直肌分离超过2指宽,这时若不对其采取外界干预措施,至产后6~8周,仍有30%女性的腹直肌不能复原。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
腹直肌分离的女性,一般腹壁都比较松弛,脂肪堆积在肚子周围影响体形,另外平常饱受煎熬的腰痛与腹直肌分离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腹直肌分离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脐疝。
腹直肌分离的诊断
目前腹直肌分离的分类标准并不统一。常用的诊断方法:患者仰卧位躺于检查床上,双腿曲膝,双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腹部收缩并进行半仰卧起坐的动作,同时双手尽力触碰膝盖,直至肩膀抬离检查床。检查者以食指和中指沿着腹白线进行左右两侧腹直肌边缘触诊,分别于脐部、脐上4.5cm及脐下4.5cm进行重点触诊并记录,以上三个位置中任何部位两侧腹直肌间的距离≥2横指即可诊断为腹直肌分离,往往以脐部分离最为严重。
腹直肌分离的处理
如果腹直肌分离了该怎么办呢?也许很多人第一反应腹部训练是仰卧起坐。然而并不是,当腹直肌分离时再去练习仰卧起坐只会加重腹直肌分离的程度!!!
腹直肌分离的原因是腹部内压力过大而导致腹白线两侧的腹直肌分离,而我们仰卧起坐也是一种增加腹部内压力的锻炼方法,所以并不适合腹直肌分离的女性锻炼。
另外,有很多学者认为盆底肌松弛时不能做腹肌锻炼,此举无非是担心腹压增加导致盆腔器官脱垂,但是我们可以在锻炼腹肌增加腹压的同时收缩盆底肌再配合哈气的动作,这样就能释放腹腔压力从而不会损伤盆底肌。
我们可以做的有哪些呢?
最重要的是腹式呼吸。我们可以在呼气的同时收紧腹肌和盆底肌,采用鼻吸嘴呼的方式,让一呼一吸都在锻炼腹肌和盆底肌,轻松又简单。
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你一定可以做到的。轻轻拍打我们的肚子来激活腹部的肌肉,除了腹直肌还有腹横肌以及腹内外斜肌也非常有必要,我们的肚子平坦与否以及腹直肌分离的恢复都与其密切相关。
平板支撑的做法是:趴着睡,双手大臂与前臂成90°,大臂与身体成90°,前臂贴床支撑起上半身,双脚脚尖支撑起下半身,臀部、腰部、肩膀与头部位于同一水平,将身体拉成一条直线,配合好呼吸。刚生产完体能较虚弱的产妇可以采用屈膝来代替脚尖支撑会容易些,但是依然要保持身体在同一水平,一条直线上。
腹直肌修复:莱薇儿运用先进的11维检测评估手段,通过31种复合型复原方法,解决产后女性5大核心问题,并根据每一位女性产后不同特征形成个性化、差异化解决方案;其中针对于腹直肌分离问题独具匠心的采用SET(悬吊训练系统)复原手法;让每一位宠爱自己的妈妈享受莱薇儿所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