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当你反复推敲地做了一个投资决策,选了一只股票或者精心选择了一个入场时机,信心满满地扣下扳机之后,很快你发现,那其实是一个最糟糕的选择。
结果还不如你随机抛硬币呢。就好像是,你费尽心思地选择了一个最差的时机,一切都是你故意的一样。
关于这一点,有一句很精辟的话——人的聪明才智在市场面前大部分时候是负数。再套用一句经典谚语叫做,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问题在于,为什么呢?要说明白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普及一个基本概念,一个人做出最优决策的最大敌人,不是智商,也不是经验,而是情绪。
这也是达里欧在《原则》中反复写到的,决策的最大敌人是情绪。
这里面就有一个有意思的悖论出来了:虽然人的负面情绪是做出好决策的最大敌人,但是我们恰恰是在情绪最激烈的时候,最愿意去做出决策。
举个投资中的例子你就明白了:当你心情平静的时候往往不会去主动作出一个投资决策,而当你信心满满的,或者像逃避毒蛇猛兽一样去做出一个买卖决策的时候。
往往是你情绪最激烈的时候。换句话说,做决策这件事情,天然的就包含了一个悖论:当你最想做出决策的时候,正是你最不应该做出决策的时候。
正是你决策质量最糟糕的时候。当你没有什么做决策的冲动的时候,反而是你可以理性的做出高明决策的时候。
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说,尽量不要在盘中做交易决策,因为每一个盘中决策都是你主动的,都是你最想做出决策的时候,也往往是情绪最激烈,决策质量最差的时刻。就像一个“决策魔咒”。
大家进入股票市场无疑的目的就是获利,但是也不能盲目地进入,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行。
所以我们就会去学习了解股市当中的技术指标来提升自己,就好比说MACD指标,这样才能助力我们炒股,才能更加容易的挖掘最佳的卖点。
在开始分析MACD指标之前,必须先从思想上认同以下3点,否则即便你指标研究的再透彻,在实战操作中也是没有意义的。
一、趋势在一段时间内是可以把握的,MACD就是我们判断中期趋势的指标之一
二、MACD指标有有效的时候,但不会始终有效,研究指标的意义就是搞清楚它何时有效
三、MACD指标并非简单的金叉买死叉卖,实战中要结合浪形结构、背离形态、红绿柱长短等综合使用。
在MACD指标中,有2条线,白色的是DIFF,黄色的是DEA,白线上穿黄线为金叉,白线下穿黄线为死叉。其中,红柱代表做多的动能,且柱子越长动能越大;绿柱代表做空的动能,越长说明做空的力量越强。
本质上,MACD其实是改良了的均线系统,在经过多次平滑处理后,淡化了单根K线的跳动,指示了当前的趋势方向。
MACD指标的主要特点是稳健,这种不过度灵敏的特征对短线而言有过于缓慢的特点,所以过度的短线操作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灵活,使得MACD可以过滤掉市场的无序噪音,在周期较大、K线数目较多的行情中给出相对稳定的趋势指向。
MACD指标是系统化交易者最常用的进出场依据之一,被广泛用来判断买点与卖点以及市场多空状况。
MACD买点归纳
1、DIF线和股价背离买点
2、DIF穿越零轴买点
3、DIF金叉DEA买点
4、MACD绿柱抽脚买点
5、MACD绿柱翻红买点
炒股,不割肉!这是我对大多数股民的建议。
在股市出现巨额的亏损,一般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追逐高位的热点股,被深度套牢;另一种是频繁交易,不断的亏损,不断的割肉,从而越亏越多。
我在股市里呆了有十多年,从我的经验来看,如果在低位的时候买入业绩不错的股票,就算市场大幅波动。
其实亏损幅度也不会很大的,而且一旦市场企稳,这类股票一般会迅速收复失地。
很多时候,在股市出现巨亏,不是因为市场大幅下跌——毕竟像最近这样大幅下跌的行情还是很少见的——而是因为自己的不切实际的投资习惯造成的。
所以,你不要去追逐高位的热点股票,因为有可能会被深度套牢;也不要不停的交易,每一次买卖的决策都要谨慎再谨慎,不要轻易出手操作。
很多股民看到股市一涨就忍不住要往里冲,一两天不操作就手痒,一听说哪只股票有利好就兴奋,这种不良习惯不亏损才怪。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股市是一个博弈的场所,你明白了大多数股民发生亏损的原因,跟他们反向操作,自然是能够赚钱的。
记住,你来到股市,是来投资的,不是来割肉的!
其实,真正能让你赚钱的是“发现一个好的股票,低廉的价格长期持有”,这种模式可以规避你人性中大多数弱点,能够让普通股民获利。
你肯定会问,难道投资赚钱这么简单?
这很简单吗,你以为投资只是单纯的拿着股票不动吗?
投资难不在于长期持仓的耐心(可这一点大多数股民都做不到),而是难在发现并找到低价且优质的公司——这实在太考验人的智商和眼光了。
不追热点,不频繁交易,不割肉,用心寻找优质的公司,长期下来,你在股市的收益肯定能战胜大多数股民。
码字很辛苦,认同观点的可以点赞,点赞支持一下,谢谢。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的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