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
去年进股市的新股民真的多,这一轮下跌发生在节后,朋友在下跌后给我发来一“老师”指导的节前空仓提示,告知节后大概率大小盘会切换,不抄白酒抄科技题材,他觉得惊为天人,是散户中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我肯定劝阻了他参加高手VIP群。
不过这位高手所说的话就是一种风格的主动选择。
熟悉我们的朋友一定都记住下图了,这张图的含义就是近十年不同阶段风格的变化,一只股票总可以用不同的风格描述他,在不同的时间也就产生了不同股票的偏爱。
对这种偏爱的判断和捕捉就是对风格的选择。
比如散户炒股的时候经常使用的同花顺黄白线,“黄白线分离,大小盘分化加剧”“黄线在上,买小盘股”等等经典语录,其实就是一种根据单一指标预测接下来市值因子的变化。
这种风格的选择蕴含在每个人的自然投资选择之中,是天然存在的。不过有的人风格的选择是结果,有的人主动进行阶段性的风格选择。比如前段时间比较出名的风格选择案例是董承非公开的会议纪要中对万科A的描述,其实董承非的持仓中一直持有白酒,也没有放弃对地产的持有,而在春节前后其对白酒的估值容忍度达到了顶峰,进行了仓位的平衡,这是出于对估值的不满意进行的投资品种切换,不属于主动性的风格选择。
兴全趋势董承非从来不是一个风格选择选手
一个主动性的风格选择表现成什么样子?关于这个更贴切的分析对象应该是诺安研究精选的王创练。
以下摘录一段王创练的访谈:
以货币和信贷周期为主要投资框架,确定买入时机,货币和信贷周期性变化影响着A股权益市场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变化主要分三个阶段:估值驱动、盈利驱动、现金流驱动。
数据结构化、估值驱动方式以及持续盈利能力是选择具体行业和股票的办法。
具体看,以经济数据结构的差异化和政策导向为基础,以板块持续盈利能力为导向,以A股权益市场周期性变化为背景,精选行业和个股。
翻译过来就是说:
王创练会对宏观做出应对,判断出下一个阶段估值会提升的行业和个股。
估值提升就是买的人比一般时候多,市场偏爱提高,也就是我们说的风格。
举例来说:
在17到18年里,茅台的PE变动幅度不大,也就是说茅台的主要上涨是来自于他的盈利增长,而19年后,茅台的股价上涨主要是估值的上涨。
茅台只是一个市场的缩影,也就是说在17到18大部分的白马股是靠盈利增长带动的增长,而到了19年,主要是靠估值的提升带来的。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上涨原因驱动,对应不同的驱动就要选择不同的标的,王创练就是依靠此进行选股选行业。
这是非常典型的风格选择占比很重的策略。
今天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分析王创练本身,来为大家揭示风格选择的困难,包含这种选择策略本身超额收益的艰辛。
一,具体阶段选择概览
上图是王创练管理的诺安研究精选每个阶段的行业比例,基本多数行业都持有,但是可以很明确地观察到行业比例的阶段性配置完全不同。
具体到个股中如下所示:
在盈利因子上,王创练具有稳定暴露(选择个股的主要依据),比较注重公司的盈利情况,喜欢买盈利比较好的优质企业。不过从15年到19年,王创练在逐步买入大盘股,他的持仓从中小盘到大盘切换,在年,他的持仓从大盘转向了中盘,这是他对于市场的判断。
以下是他四季度报告原文:H2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盈利增速回落,流动性将再次边际宽松,业绩持续证实个股存在机会,特别是H1被错杀的优质小票将跑赢大票,预期收益,大小票结构分化可能出现逆转,把握时机进行动态平衡。
是不是还挺像一些股票网红平时说的话,尤其是这一句:被错杀的优质小票将跑赢大票。这几乎是大多数散户投资人最爱听的股市评论和指导意见了,直接告诉你哪类股票之后买更好更容易涨。
在价值因子方面,他也是在不断切换,目前他开始买入高价值的股票,也就是低PE,低PB的股票,在成长性方面,他保持这成长风格,继续买入成长性不错的股票。
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在他的四季度报告中看到对估值的句尾强调:重点考察管理层素质、商业模式、成长性及估值,并从中挑选未来3年成长逻辑清晰、业绩确定性强的优秀公司,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