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姐妹都知道腹直肌,那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腹直肌分离呢?
今天内江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科的李玉书医生就来讲一讲关于腹直肌的一些知识。
腹直肌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间距超过2.0cm即为腹直肌分离。腹直肌分离有4种类型:肚脐下方分离、肚脐周围分离、肚脐上方分离及开放式分离。临床表现为产后腹壁松弛膨隆,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形态。
腹直肌有什么作用呢?
1、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维持体态、躯干、骨盆的稳定
2、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降肋助呼气
3、参与排便、分娩、呕吐、咳嗽等
腹直肌分离的原因及影响:
①妊娠原因:胎儿宫内长大+激素松弛,使皮肤筋膜/腱膜肌肉等极度扩张,左右腹直肌被迫分开。
②身体素质:腹直肌相对薄弱,腹白线强度低、宽度大易造成产后不能恢复,最终导致松弛。(就像弹簧拉伸过度后变得松弛没有收缩一样)
正常情况下,产后腹壁会逐渐恢复,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但如果遇到腹壁本身薄弱、双胞胎、胎儿过大、羊水过多、多次生产等情况时,就很难恢复。
腹直肌分离不仅影响女性仪态、精神心理状态,还会影响盆底肌正常功能,引发腰骶部疼痛。
那么腹直肌分离应该怎么检查呢?医院检查或自我检查。
①医院检查:医生体检可以了解腹直肌之间的宽度,通过CT、彩超等辅助手段更准确测量长宽。
②自我检查:平躺在床上,两腿弯曲,抬起头,做仰卧起坐的起始动作,用手指从上往下垂直下探。如感觉有深沟存在且宽度大于2指,则为腹直肌分离。
很多孕产妈妈很好奇,腹直肌分离应该如何治疗?
①自我康复:收腹等正确的腹部锻炼有助于恢复,切勿做仰卧起坐等使腹直肌弯曲的动作。
②电刺激治疗:使用先进的仿生物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帮助唤醒肌肉纤维本体感觉,促进自我收缩。
产后42天,希望新晋宝妈们回到产后康复科就诊,评估盆底功能,评估腹直肌,早发现早治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