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直肌间隙达到2指以上,暗示可能存在腹直肌分离;如果分离达到3指,则需要就医咨询,切勿擅自运动,可能会加重分离问题。
编辑:邱写写
生娃之后,原本鼓起像个皮球一样的肚子,瞬间就瘪了回去,小肚腩变得皱皱巴巴,让爱美的宝妈们苦恼不已。
产后确实需要开始做身材恢复,但先别急着运动,如果产后出现了“小肚腩”,可能是身体这几个地方还没恢复好,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
产后出现“小肚腩”,是因为这个地方没恢复好
洛林怀孕前是个十足的瘦子,身高1.68cm,体重只有98斤,非常让人羡慕。然而怀孕之后,洛林就像是被“吹起来”了一样,一下子就胖到了多斤。
好不容易卸货成功,洛林还以为身材很快就会恢复,没想到一直到出月子,松松垮垮的小肚腩依然存在,甩都甩不掉。
“哎呀,你这可能是腹直肌分离啊,医院看看,看严不严重。”洛林的好友建议说。
“我运动运动不就行了吗?医院。”好不容易生完了娃,医院洛林就头大,那是真的不想再去了。
朋友却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这要是腹直肌分离,更不能乱运动了!搞不好还会越来越严重,必须得去看医生!”
洛林实在是耐不过,毕竟朋友是过来人,也不会真的坑自己。去做了检查后才发现,真的出现了3指的腹直肌分离,医生说:“情况比较严重,幸亏来的及时。”
生娃之后,身体出现这几种异常,很可能暗示宝妈没有恢复好,尤其是产后松垮的小肚腩,万万不可忽视了。
产后恶露不尽
在生娃之后,宝妈子宫内膜也需要更新换代,于是原本的组织和血液不断排出体外,看起来像月经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恶露。
恶露可以分为三种形态:
产后7天内的恶露,一般呈鲜红色,属于血性恶露产后7~14天的恶露则颜色加深,排量减少,属于浆液性恶露产后14~42天,恶露的颜色呈现乳白色,也叫白色恶露,绝大多数情况下,恶露会在产后的42天之内排净如果恶露淋漓不尽,可能暗示子宫恢复不佳,宝妈们别忘了参加产后42天的复查,向医生说明情况。
腹直肌分离
很多宝妈都存在腹直肌分离的问题,这是因为怀孕的时候,腹直肌被日渐增大的肚子拉扯,以腹白线为轴心向两侧分离所致。
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腹直肌分离的情况,宝妈们可以平躺在床上自测。
◆腹直肌分离的自测:将双腿弯曲、身体放松,左手支撑在后脑勺处,右手食指与中指竖直向下伸入腹肌的中线。逐渐抬起上身,手指可以感受到肌肉的间距。
分离情况在2指以下,恭喜宝妈产后恢复不错分离情况在2~3指,可以通过日常运动来自我恢复如果分离情况达到3指以上,则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需要注意:
存在腹直肌分离的宝妈,不建议做卷腹、躯干扭转等需要腹部用力的动作,不少宝妈都做错了。这样很容易加重分离,让小肚腩“越练越大”,不利于产后的身材修复。
盆底肌松弛
不少宝妈都有这样的经历:笑着笑着就“笑尿了”。就连明星小S也自爆曾经出现产后漏尿,可见盆底肌松弛的问题,确实是困扰宝妈们的一大噩梦。但是盆底肌训练如何做呢?
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一位医生ArnoldH·Kegel,发现了一种可以锻炼盆底肌肉的方法,可以用来预防和缓解产后漏尿的问题。每次收缩肌肉3~5s,然后放松3~5s,这样循环往复15次,每天共做三组,坚持下去会有效果。
但是进行训练的前提是,宝妈们要搞清楚哪个是盆底肌,不少宝妈在进行锻炼的时候,其实在收缩臀部或者腹部,这些动作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哦。
收缩盆底肌时,宝妈感受到的是一种像憋屎、憋尿时候的感觉,或者是收缩夹住棉条的感觉。用对了肌肉,盆底肌训练才能有效果。
盆底肌的训练,只要找对了要领,其实是非常方便的,不论是看电视、工作,还是坐公交的时候,都可以悄咪咪地进行运动哦。
小岛今日话题:产后这些常见问题,宝妈们遇到了吗?
孕育岛,一个专业的孕产、育儿团队,多平台优质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