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线疝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不完全性肠梗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早期
TUhjnbcbe - 2024/8/31 16:35:00

导语:不完全性肠梗阻(IIO)是指一种由于各种因素(如腹部外科手术、肿瘤、粪石、异物堵塞、疝气、炎症刺激等)造成肠腔部分堵塞,肠道内的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的临床常见外科疾病。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非机械性(包括动力性、血运性、假性)肠梗阻,也可分为急性或慢性肠梗阻。临床上常根据梗阻的程度分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肠梗阻。

01肠梗阻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现代医学对肠梗阻的分类较为复杂

1、流行病学

近年来,肠梗阻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也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据统计,每年约有人死于肠梗阻,所产生的直接医疗费用超过30亿美元。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约有20%的急性腹痛患者是因大肠或小肠梗阻而住院治疗,而90%的肠梗阻是由于肠粘连、疝嵌顿及肿瘤引起。

其中,粘连性肠梗阻好发于小肠,占所有小肠梗阻的55-75%,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结直肠肿瘤,约占60%。在梗阻发生过程中,呕吐等持续性液体消耗可造成血管容积减少、电解质的损耗,进而发展为全身低血容量性休克。

微血管的变化使得细菌向血管内转移和黏膜完整性丧失,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同时肠壁的扩张,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肠缺血并最终导致肠壁坏死及穿孔。因此,早期、不完全性的肠梗阻及时诊断和处理至关重要,以防进一步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外科学》(第8版)和《医学影像诊断学》(第4版)对IIO的诊断及影像学征象:

(1)病史: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恶性肿瘤病史、顽固性便秘史、蛔虫史等。

(2)临床症状: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有或者无呕吐、排气排便极少或停止。

(3)体征:早期可无明显变化。视诊:腹部膨隆,可见肠型和蠕动波;唇干舌燥、眼窝内陷;触诊:腹部压痛为轻度,无腹膜刺激征,部分可触及包块;叩诊:气体较多时全腹叩诊明显鼓音,腹腔液体较多时移动性浊音为阳性;听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或肠鸣音减弱。

(4)影像学征象:首选X线确定IIO,可见肠袢充气扩张不明显,梗阻点以下肠腔显示有少量积液积气,梗阻点以上的肠曲扩张程度相对较轻。结肠内有较多气体。多次复查,结肠内仍有较多气体,或积气时多时少。另外CT可辅助判断梗阻的原因。

3、病理生理学特点

现代医学对肠梗阻的分类较为复杂,按照性质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和假性肠梗阻,以机械性肠梗阻居多,发病部位小肠多于大肠。动力性肠梗阻和结肠假性梗阻通常是由药物、创伤、腹部外科手术、代谢障碍等引起。

在梗阻发生后,梗阻上游的肠段气体和液体逐渐积聚,肠管膨胀,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液体和电解质在肠腔积聚而无法进入到体液循环中会导致总循环中的液体量不足及电解质紊乱,同时梗阻部位细菌量发生变化,吸入的氮气、二氧化碳等无法随肠蠕动排出或是被肠黏膜吸收而成为肠腔内的积气,并参与细菌发酵活动。

由于梗阻肠段以外的肠道吸收活动被剥夺以及梗阻和扩张肠壁的液体和电解质交换受阻,毛细血管渗漏增加,梗阻性胃肠分泌物在膨胀的肠管中聚集。此外,液体和分泌物的积聚使得肠腔压力增高,小肠腔内压力可达15cm/H2O,而结肠压力可达25cm/H2O。

在IIO早期,梗阻上方肠管会反射性蠕动增强,此时肠管腔内压力可进一步升高至20-30cm/H2O,大肠腔内压力达50cm/H2O。腔内压力的升高使肠壁扩张,肠管壁张力增大,毛细血管阻力增加,肠管血液循环受阻。肠壁逐渐变薄、血管腔缩小及最终的血流供应中断最终会导致梗阻肠腔的缺血性坏死。

近端小肠肠梗阻患者早期出现大量呕吐,伴有液体、氯离子、钠离子和钾离子等的流失,从而导致脱水、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近端阻塞中,肠管扩张不明显,而远端小肠阻塞肠管扩张更加明显,但液体和电解质消耗会发展缓慢,这是基于远端梗阻晚期才出现呕吐和肠粘膜更长时间保留的吸收能力。

脱水可引发低血容量、心动过速、中心静脉压降低等,最终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此外,肠管膨胀扩张可能导致腹内压增加,损害静脉回流和影响肺通气。大肠梗阻则类似于远端小肠梗阻,肠壁较薄的肠段的腔内压力增加,可导致穿孔和脓毒性腹膜炎。

起初,只有结肠梗阻扩张,但通常回盲瓣在张力作用下作用消失,并允许扩张向近端进入小肠道,临床表现为“闭合性肠梗阻”。这种情况是由于回盲瓣有双重梗阻,即瓣和结肠梗阻。

随着闭合环中腔内压力增加,可出现血液供应阻塞、坏疽、穿孔的危险。因此,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可总结为肠腔内压力升高,液体和气体积聚,导致肠壁微循环障碍和黏膜屏障的破坏。

02了解神经心理与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相关性研究,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相关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失衡会引起结肠动力受损: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结肠动力受损交感神经影响占主导地位,导致结肠弛缓性扩张,结肠动力受到抑制,在慢性疲劳综合征中经常有胃肠动力障碍的报告。

例如,症状提示胃食管反流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可能有食管动力缺陷,在一般慢性疲劳综合征人群中,肠转运时间延长被描述。神经系统异常失衡导致的肠道梗阻临床较为少见,但针对慢性或恶性IIO患者及时、积极的心理干预则有利于疾病恢复和症状减轻。

研究表明肠梗阻患者在配合心理治疗或心理疏导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对非手术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时加强对心理、身体、病情、胃肠、健康教育等的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大提高对肠梗阻治疗的有效性。

结语:不完全性肠梗阻在中医归属于“肠结”、“腹痛”等范畴。单纯西医保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欠佳,而依靠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复发率同样颇高,且费用较高、住院时间长,与如今的外科快速康复理念相违。祖国传统医学保守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目前已得到了较多文献支撑和较好的临床疗效。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完全性肠梗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