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线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疝气莫烦恼,小儿推拿来支招 [复制链接]

1#

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是指小腹疼痛牵引睾丸肿痛而言。中医认为大多是由于肝肾不足或中气下陷,坐卧湿地风冷入腹,阴寒内盛或因湿热郁结,肝经不舒和小肠阻结所致。

腹股沟的一侧有光滑整齐和稍带弹性的可复性肿物(能用手扶回去的肿物)。当小孩哭闹站立或用劲时,肿物出现并增大,且有膨胀性冲击感,平卧后逐渐缩小,直至完全消失。也可用手指向下、向上轻压肿物,协助肿物回入腹腔。复位时可听到有气通过的水声。如果复位时小孩咳嗽,并有冲击感,手离开后,肿物往往又重新出现。

小儿疝气推拿手法

1、揉捣小天心5分钟

位置:在掌根,大小鱼际交接之凹陷中。

手法:1.用拇指甲掐揉之,称掐揉小天心。

2.捣小天心是用食指或中指微曲,以指尖或指间关节捣之。

作用:清热、镇静、利尿、明目、惊风抽搐、夜啼、目斜视、目赤痛、烦躁不安、小便赤涩、疹痘欲出不透等。

2、平肝2分钟

手法:自食指指根推向指尖,次数5-10分钟。

作用:清肺平肝

3、推补肾经2分钟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沿着小指从指根一直推到指尖,推~次。

4、推补脾经2分钟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间一直推到指根,推~次。

5、清小肠2分钟

位置:在小指尺侧(外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小肠;反之则为补,称补小肠。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为推小肠,此处为清小肠,推~次。

6、揉二马2分钟

位置:位置在手背小指及无名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手法:二马穴的主要操作方法掐、揉二种方法。掐二马穴,既用拇指指甲重按二马穴,以不刺破皮肤为宜。一般掐5~10次。揉二马穴,用拇指指端紧紧附着于穴位上作和缓回转的按抚动作。

作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清神,利水通淋的功效。

推拿要领

1、一天推拿一次,推拿建议做小孩左手,推拿力度轻柔,可用爽身粉当介质。

2、小孩年龄不同,组方中各穴位相同时间下的推拿次数会不一样。

3、每天早晚坚持揉5分钟,长期坚持必能改变小孩脾胃状况。

Ps:如果试遍以上方法还不奏效请及时到有经验的小儿医院治疗,切莫在家独自折腾耽误孩子病情。

◆◆◆END◆◆◆

您的一次分.享,让您多积一份福报

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涉及版权问题归原作者所有

芜湖孕妈圈

最受妈妈们喜爱的母婴自媒体平台

帮助女性解决怀孕前后天的各种问题

阅读更多备孕、孕期、产期、产后、新生儿的文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