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线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80的妈妈都踩过雷,关于腹直肌你了解了 [复制链接]

1#
医疗白癜风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你有没有发现,绝大多数女性在生完孩子后,或多或少都会有肚腩肉。试过很多种方法,但无论怎么减肥都瘦不下来,自信心大打折扣。

其实除了腹部储存了厚厚都脂肪外,腹直肌的分离也是导致大肚腩发生的重要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

腹直肌分离到底是咋回事?

腹直肌分离,都是生孩子惹的“祸”?

小腹平平会有腹直肌分离吗?

腹直肌分离不解决,会有哪些危害?

关于腹直肌分离的这四大真相,今天一并告诉你!

01腹直肌分离的4大真相

真相一:腹直肌分离是“腹直肌”这块肌肉撕裂了?

腹直肌分离,准确的说不是肌肉发生了分离或者“撕裂”,所谓的腹直肌分离只是一个表象,实质上是因为腹内外斜肌和腹横肌受到过度牵拉,导致其筋膜交接点腹白线受到损伤。因此任何一块核心肌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腹直肌分离。

真相二:腹直肌分离是妊娠的副作用?

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常见的一种损伤,但怀孕、分娩并不是造成腹直肌分离的唯一的、根本的原因,腹直肌断裂与肌力的衰弱有关。男性、未经产女性以及儿童都有可能出现腹直肌分离的状况哦。像很多男士的“大肚腩”、“啤酒肚”怎么收都收不回去,这时候要考虑到,可能也有腹直肌分离在作祟。

真相三:小腹平坦的人一定没有腹直肌分离?

产后大肚子松垮下不去,是腹直肌分离的重要表现,那小腹平坦的人就没有腹直肌分离?其实,腹部平坦并不能让两侧腹直肌向中线处靠拢,有许多腹部平坦的健身专业人士也是有腹直肌分离的。

真相四:腹直肌分离只影响美观?

有证据表明,腹直肌分离的女性腹部和骨盆部位的疼痛程度更高。一项研究中,66%的腹直肌分离患者至少有一个盆底功能障碍的问题。腹主动脉瘤和腹直肌分离(以及腹股沟疝)之间的联系也已经被证实。

02胖和腹直肌分离,傻傻分不清

很多产后松松垮垮的大肚子,怎么都瘦不回去,这可能和腹直肌分离有关。产后妈妈如果有腹直肌分离的情况,在瘦身前,一定要先进行腹直肌修复哦。

因为如果只是单纯的减脂瘦身,可能导致大肚子收不回,还有可能在腹直肌的间隙中堆积更多的脂肪,瘦身的过程不断出现反弹的情况。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腹直肌分离,下面这个方法可以get一下!

1、身体放松,平躺屈膝,手指放在肚脐上方;

2、头和肩膀轻轻抬起,做类似仰卧起坐起来的动作,手指能感觉到两侧腹部肌肉往中间收缩;

3、两侧腹部肌肉靠拢后,能容纳的手指数量就是分离指数。

一般分离的情况大致分为轻、中、重三种。轻度分离为2-3cm,中度分离为3-5cm,重度分离则大于5cm。

03腹直肌分离,其实可以预防

研究表明,产前运动可以明显减少腹直肌断裂的宽度,而且产前运动可以使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减少35%。

运动的方式也比较简单啦,像常见的和,都能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起到预防的效果。不过这些都要量力而行,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盲目运动也有可能带来伤害。

强壮的腹直肌,可以避免因腹部肌肉力量薄弱带来的腰背部肌肉过度负荷而导致的腰背痛。

04get下这些腹直肌的小妙招

如果已经确定为腹直肌分离了,那就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修复它。

有研究表明,产后积极地进行腹肌的力量训练,虽然不能减少腹直肌分离的发生率,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善腹直肌分离的。

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新手也能一学就会的腹直肌锻炼方法吧!

——站姿收腹

1、保持中立位靠墙,后脑勺、背部、臀部贴在墙面;

2、呼气时,腰椎贴墙面,呼气还原,每组10~15次,重复2组;

3、尽可能腹部向内收,想象用肚脐向墙壁方向靠近的感觉。

——仰卧抬腿

1、仰卧,双腿弯曲,双脚与髋同宽,双手放身体两侧;

2、呼气抬腿,膝关节弯曲90度,呼气落下,双脚交替,每组6~8次,每次2~3组;

3、腿落下时腰椎不要拱起,保持骨盆中立位。

在进行腹直肌分离锻炼前,最好是先恢复盆底肌,因为盆底肌是支持、承托、受力结构,盆底肌力量增强了,腹部肌肉锻炼才能更有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