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线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产后康复系列之二腹直肌分离的康复 [复制链接]

1#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在怀孕期间和分娩过程中,随着腹部或子宫的增大,会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大多数女性腹部肌肉都会出现一个空隙。这个空隙通常会在产后4~8周后逐渐关闭。对于一部分女性,在怀孕期间腹部肌肉可能会被过度拉伸。这种状况称作“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会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松弛的腹部肌肉不能恢复,多余的赘肉在腹部形成突起,影响美观。

腹部肌肉力量下降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严重者起床困难;

严重的腹直肌分离,有可能会引起疝气(小肠从腹壁突出到体外)。

腹直肌分离的自查:

仰卧,两腿弯曲。露出腹部,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体放松。然后将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么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正常:2指以内(含2指)

需改善:2~3指

需就医:3指以上

如果两侧肌肉的距离大于3指就属于比较严重的腹直肌分离。

此方法为粗测,专业标准的测量仍需咨询康复医师。

产后康复的时机:

产后妈妈在产后42天,恶露干净后就可以来院进行评估,及时的评估有益于治疗师及时掌握您的身体状况,给出适当的康复建议。

腹直肌分离的康复

1、运动疗法:请在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康复,切忌无评估的状态下自己做腹部锻炼,可能会导致腹直肌进一步分离。

2、手法整复:腹直肌分离的患者做运动治疗的同时需要由治疗师手法保护脆弱的腹直肌,不适当的自我锻炼可能进一步加重腹直肌分离的严重程度。

3、物理因子治疗:配合物理因子治疗,即利用声光电热磁等手段为患者做辅助治疗。

4、长期体态调整:产后康复并非一劳永逸,还需要产后妈妈长期保持才能拥有良好的身姿。

皖医二附院产后康复门诊治疗师简介

席雯,年7月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专业,具有康复治疗师,中西结合医师双证,是具备临床妇产经验和康复治疗经验的“双料”康复治疗师。年即开始病房指导患者进行产后康复,具有丰富的产后康复经验,年7月康复医学科开设产后门诊,诊治范围包括: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剖宫产后疤痕增生修复、产后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紊乱、腹直肌分离、假胯宽,产后颈肩腰腿痛、产后催乳等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